外研社携手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举办《等级标准》培训工作坊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2日,为促进国际中文教师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美国中文教师学会(CLTA)在线上举办了主题为“从标准到实践”《等级标准》理念与落地培训工作坊。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史中琦,外研社总编辑、《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期刊主编刘捷在开幕式致辞,活动共吸引超过1100名全球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参与。
《等级标准》由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21年发布,旨在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统一的语言水平参照。此次工作坊邀请了多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围绕《等级标准》的编制理念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与交流。
史中琦引用孟子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强调是否拥有一个全面、完善、客观、可测量的等级标准是一个语言教学领域成熟与否的标志。他希望此次《等级标准》培训能为大家的教学带来启发,鼓励老师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积极研讨,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刘捷回顾了外研社与美国中文教师学会的既往合作,介绍了外研社数字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以及近年来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相关成果。他指出,标准是质量的保障,提供教学依据和规范。多角度、多形式地讨论《等级标准》的落地与实施,能够激发更多思考和交流,有助于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主题讲座环节,6位专家从多个角度分享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应用策略,涵盖语用能力、教学设计、中美教材对接等方面,为国际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世界语言与文化系教授郦帅分析了语用能力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语用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他通过研究《等级标准》的能力等级描述和语法大纲,考察了与语用能力相关的技能要求以及语法点分布情况,提出了利用标准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用教学的具体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丁安琪探讨了《等级标准》与HSK考试的对应关系。她基于《等级标准》与HSK2.0考试大纲等构建文本难度自动分级程序,分析了HSK阅读与《等级标准》的对应关系,并对HSK3.0阅读试题研发提出了建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王祖嫘比较了中美语言能力标准的研制背景和特点,探讨了二者在实际教学中融合应用的可能路径。她指出,中国的语言水平标准在研制初期以语言要素清单大纲为主,而欧美国家则更倾向于语言功能和技能大纲,但近年来标准之间不再有显著的分界,出现了融合化趋势。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中文项目主任田野探讨了美国大学中文课程中汉字及词汇教学与《等级标准》的对接。他通过研究《等级标准》和《ACTFL语文能力大纲》的异同,评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不同年级中文课程语言学习目标的迭代和增量发展,揭示了《等级标准》中所规划的“三等九级”如何同宾大中文课程相对接,并在《等级标准》和《ACTFL语文能力大纲》之间建立了初步的对照关系。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毛悦介绍了基于《等级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她强调应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注重提供真实的交际情境,结合语言要素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现代语言、文学和语言学系副教授张洁基于《等级标准》的语法大纲考察了美国本土8种最具代表性的初中高级中文教材的语法覆盖情况。她发现,美国最广泛使用的初中级中文教材《中文听说读写》能够覆盖《等级标准》语法大纲一到三级的多数语法点,并提出了对美国大学初中高级教材的语法介绍、使用顺序和选取原则的建议。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积极参与,就《等级标准》的落地应用、国别化适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拓展答疑环节,参训学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专家继续沟通。主题讲座、圆桌讨论环节由史中琦主持。
活动期间,《汉语教学研究》期刊主编郦帅,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社长、《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期刊副主编鞠慧为与会者介绍了中美两个学术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刊文方向,并欢迎广大研究者积极开展《等级标准》编写理念与落地实施相关研究与撰稿。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国际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了《等级标准》在全球中文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外研社和美国中文教师学会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为全球中文教师提供更多教学、科研和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