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服务   >>  业界动态

【出版商务网】一部厚重而轻巧的艺术史——读《牛津西方艺术史》

日期:2024/10/31

很开心,15年前参与审校的艺术史经典作品之一——《牛津西方艺术史》今年重译再版了。拿到新书的一刻,就像认识多年的老友相见,既熟悉又陌生,第一感觉是:“哟,大变样啦!”这感觉首先来自装帧设计上的改变:由过去一整本精装大开本的图书改为五册平装系列。每册都不厚,以其适中的篇幅和轻巧的体积,让人既便于携带又易于阅读。翻阅内文,觉得这次的译文相较之前也更加专业准确和符合中文习惯,读起来朗朗上口,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一册。掩卷回味,在不免感叹译者和编辑用心的同时,忽然才意识到,由于上次审校时过于纠结于词句的顺畅达意,真就把这本书仅当作一本“带插图的西方艺术史”,竟忽略了整本书宏观思想的理解。信、达、雅,信达是基石。艺术史及艺术理论著作的翻译出版,亦应如此,译文精确、严谨,方能带人领域艺术的神圣殿堂,感受艺术带给人类的哲思。


虽然“插图艺术史”是本书主编、牛津大学艺术史荣休教授马丁·肯普在开篇就提及的编撰初衷,但通篇读下来,正如主编自言:“随着项目的展开,这本书已经不再囿于‘带插图的艺术史’这一范畴,而是通过插图与文字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为读者营造出更加直观的想象空间。”确实,重读新译稿,发现这不仅是一套由众多精美艺术杰作构成的图录,更是一部宏伟的艺术史探索之作——它不仅简明扼要地记录和梳理了西方视觉艺术的发展脉络,更是一次对传统艺术史叙事方式的革新。


一、非传统的历史分期


传统的艺术史书籍往往按照时间顺序和艺术风格划分时期,如“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等,这种分期方式虽然有助于梳理艺术风格的演变,特别是便于强调各历史时期艺术风格的差异,但也容易使人忽视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影响下艺术的传承或反叛的动因。


《牛津西方艺术史》系列图书把细碎的艺术分期用四个关键节点,大刀阔斧地合并为五个时期,也即现在的五个单册。目前刚刚出版的三册是:“艺术的基石(古代希腊和罗马)”“视觉艺术的初创(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和“视觉艺术体系的确立(1527—1770)”,所涉及的关键节点分别为410年西哥特人入侵罗马和152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军队洗劫罗马。这“两个与罗马相关的时间节点,首先反映出了这座城市当时在泛欧洲和泛地中海地区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在象征意义上),同时也体现了圣彼得(传统上被视为罗马的第一任教皇)及其后继者至高无上的宗教地位,这种精神统治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实际的领土征服”。而将1770作为第三册结束点的作用在于,除了标记此后20年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尤其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更重要的是,从此之后,艺术开始真正作为“艺术”而兴起,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仅受艺术本身限制而不再更多受制于宗教、文化和其他社会因素。这种独特的模块化结构,不仅提供了一个更为灵活的叙事框架,而且也允许作者深入探讨艺术与社会、政治和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和立体的艺术史视角。


二、视觉“纹理”的构建


模块化的历史分期,再通过插图为读者提供一个沉浸式的历史语境,也帮助这套图书营造出不同时期清晰的视觉“纹理”。前三册通读下来,给人一种从天国理想逐渐降临现世繁华之感。正如主编提及的:“从公元前5世纪的苏格拉底时代到公元1527年的罗马之劫,在动荡的人类社会中注重实践的“积极生活”与脱离实际、远离变幻莫测的政治和经济财富的“沉思生活”所产生的交流,一直是西方思想中的一大特征。这一漫长时期的艺术模式便是这一交流的写照,直观地反映了长期以来权力和图像在人们生活之中的种种演变。”书中每一张图片的选择、每一组图片的排列方式,都力求做到对文字部分起配合作用。这种视觉呈现方式强调了艺术作品在其原始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功能和意义,而不仅仅是作为审美对象来看待。通过探讨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如宗教仪式、政治宣传、社会批评等,揭示了艺术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举例说明,在传统的艺术史书籍中,安尼巴莱·卡拉奇和卡拉瓦乔,虽然都属于17世纪意大利的代表艺术家,但由于艺术风格的归因,往往在读者头脑中构建起分属于“学院派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座多少有些势不两立的风格“山头”。但事实上,当你真正到罗马,实地瞻仰这些艺术杰作的时候,才猛然发现,他们竟然同时身处一个教堂环境,并且与环境那么和谐。在这本《牛津西方艺术史》里,正如下图看到的,作者最大程度地将他们还原到原来的历史语境和空间环境中,且并没有孤立地分别介绍安尼巴莱·卡拉奇或卡拉瓦乔,而是统摄于“礼拜堂装饰”这一标题之下:“安尼巴莱和卡拉瓦乔的绘画虽然在某些地方大相径庭,却在人物比例上保持了一致,并且都与观者所处的空间建立了一种动态关系。而在风格特色上,卡拉瓦乔在侧墙上创作的使徒形象,明显也是参照了安尼巴莱创作的祭坛前端下部装饰”


1


2


正如主编在系列图书的开篇强调的那样:“当今的美术馆在集中展示这些作品时所采取的展陈方式往往略显程式化和简单取巧。本册在编撰时则意在展现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作品(见“空间中的形式”章节),即使不是为特定的场所专门设计的,也是根据某种使用场景而创作的。”这样的编排,客观上写作难度更大。毕竟,由文找图比看图说话要困难一些。但也因此,作者在成功建构了每个历史时期视觉“纹理”的同时,也使这套书超越了杰作汇编的图录,成为一部真正厚重的艺术史。


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全球化的视角


《牛津西方艺术史》系列图书的编者在编撰理念上强调了艺术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指出,“除了艺术史通常都会涉及的风格发展、功能内容、表达形式等问题之外,我们还加入了一系列不常被讨论但却非常值得关注的主题,比如文献记载、创作背景、艺术赞助、艺术鉴赏、创作技巧、性别问题、艺术中心与边缘、种族问题、艺术媒介、艺术的概念、当前的艺术展示等。”这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兼容并蓄的立场使得该系列图书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都能在这里得到展现。


另外,虽然这套书聚焦于西方艺术史,但它也考虑到了西方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和互动,包括对非西方地区艺术的影响,以及非西方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反哺。这种全球化的艺术视角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西方艺术的全球影响力,也促进了对不同文化之间艺术交流和互动的认识。通过这种视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如何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传播、演变和融合。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全球化的视角,不仅拓宽了艺术史的研究范围,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使得艺术史的叙述更为丰富和立体。


四、舒适的开本设计和亲民的价格


最后,作为一个纸质书的忠实拥趸,还需要回到书籍的设计和价格等现实层面。正如本篇开头提到的,这套图书把原先一个大厚本重新拆分成五册平装本,选取呈色上乘但轻型的纸张,不用令人生畏的“大砖头”让人觉得艺术是那么令人生畏,不得不敬而远之。反而以适中的开本、方便摊开跨页读图的装帧,结合了深厚的学术知识与精美的图片赏析条件。正如下图呈现的全开大跨页,让帕加马宙斯祭坛上众神与巨人的战役生动而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部厚重而轻巧的艺术史:《牛津西方艺术史》书评2898.jpg


此外,平装的装帧也将图书价格“打下来”了,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无论是学生、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艺术爱好者,都能轻松地将其纳入自己的书架。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一本既轻便又实惠的书籍,无疑是快节奏生活中的一股清流。这套书目前刚刚出完前三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在等后面两册了。


一部厚重而轻巧的艺术史:《牛津西方艺术史》书评3162.jpg


作者:王凯笛

本文编辑:周贺